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English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成功举办“奖赏与认知”高端论坛及硕博沙龙

作者:时间:2019-11-14点击数:

2019年11月11日,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举办“奖赏与认知”高端论坛及硕博沙龙。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前任理事长、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周晓林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陈安涛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人计划”学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刘勋研究员,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李健研究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李晟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魏萍教授等奖赏与认知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应邀参加,分享前沿研究成果,亲自指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沙龙。来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西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延边大学、南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等多所高校的200余位师生参加了本次高端论坛和硕博沙龙。

   

11日上午,“奖赏与认知”高端论坛在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二楼学术报告厅拉开帷幕。心理学院副院长姜英杰主持了开幕式,研究生院副院长孙伟和心理学院院长盖笑松致开幕辞。

 

孙伟副院长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简要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及研究生院的发展建设情况,指出在当前全球脑计划背景下深入开展心理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盖笑松院长对与会专家和研究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回顾大学人才培养的初心和使命,感谢姜英杰教授带领的“奖赏与认知”研究团队组织本次高端论坛及硕博沙龙,希望研究生在思想交流中碰撞出火花,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充实有收获。

 

开幕式后,心理学院副院长王海英、巨兴达和王丽娟教授主持了高端论坛,各位专家围绕“奖赏与认知”主题进行学术报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周晓林教授在《奖赏与冲突控制》主题报告中介绍了当奖赏和惩罚信息作为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干扰物出现时,诱发的早期自动反应激活和后期反应抑制过程及其神经过程。

 

陈安涛教授的《奖赏对目标表征与反应执行的影响》主题报告介绍了认知控制过程中所包含的冲突监测和控制实施两个成分,并通过实证研究考察奖赏影响认知控制的机制,发现奖赏可以提高对信号的监测,促进主动性控制过程。

 

刘勋研究员的报告《成瘾易感性:认知控制和奖赏加工的双重机制研究》从网游成瘾人群的奖赏和认知控制双系统出发,探究青少年和大学生成瘾易感性的心理与认知神经机制,发现网游成瘾者在行为和神经层面上都表现出更差的抑制控制能力,对损失敏感性更小的同时对奖励的渴求增加。

 

李健研究员《个体损失厌恶的影像和药物研究》的报告围绕人们相比于获得收益,更倾向于规避风险这一现象展开。发现催产素影响获益情况下的风险态度,却不影响面对损失时的风险态度。

 

李晟研究员的《奖赏学习对注意控制的调节作用》通过一系列研究发现,对重要结果具有高预测性的奖赏刺激可以吸引注意或者通过认知控制机制促进注意抑制。

 

魏萍教授的《为自己和为他人赢得奖赏的差异性神经机制》介绍了当人们为自己、为班级、为慈善赢得奖赏时,虽然行为表现没有不同,神经活动却有差异。

 

高端论坛的主题报告精彩纷呈,引发与会者热烈交流讨论。

11日下午的硕博沙龙分四组进行,26位研究生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研究。与会专家陈安涛教授、刘勋研究员、李健研究员、李晟研究员、魏萍教授、心理学院陈宏教授、王丽娟教授、胡艳梅副教授、刘一副教授、吴岩副教授、谢笑春副教授、王凌云老师与研究生同学展开深入交流,从研究思路、研究方案等多方面进行细致的点评和指导,评选出一等奖7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0名,并颁发了荣誉证书。

奖赏与认知是当前认知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有助于理解人类认知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科学指导教育实践活动。本次论坛及沙龙为奖赏与认知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激发了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和兴趣,拓宽学术视野,促进研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