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至15日,我院成功举办了2025年优秀本科生学术夏令营。经过自主报名与学院筛选,最终来自北京林业大学、延边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的50名同学参加了此次夏令营。本次夏令营为热爱科学研究、基础扎实、求实好学、素质全面的全国高校心理学专业优秀本科生提供了交流平台,共聚北国春城赴一场学术与人文交织的盛夏之约。
【齐聚东师·开营话未来】
14日上午,盖笑松院长为开营仪式致开幕词。盖院长以亲切幽默的语言,将东北师范大学的厚重底蕴与心理学院的蓬勃脉动娓娓道来,并向营员们发出热情邀约,欢迎大家未来加入心理学院大家庭,开启深造之旅。

(图 盖笑松院长在开营仪式上致辞)
【名师引路·对话专业方向】
开营仪式后,吴岩老师、谢笑春老师、王海英老师分别围绕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心理方向,就专业发展、师资力量、课程体系、招生计划及培养方案等进行全面而深入介绍,并与营员进行热烈的交流。

(图 吴岩老师做基础心理学方向介绍)

(图 谢笑春老师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方向介绍)

(图 王海英老师做应用方向介绍)
【前沿领航·洞悉学术动态】
14日下午,营员们迎来了一场学术盛宴。郭娟老师、关丽丽老师、逯畅老师、刘一老师、巨兴达老师、吴晓靓老师、胡艳梅老师带来七场精彩的科研主题讲座,内容涵盖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咨询与治疗、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心理学领域。老师们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研究的核心概念、各领域的前沿研究、实验设计的基本逻辑以及具体的数据分析等内容,不仅加深了营员们对心理学不同领域的了解,同时拓宽了学术视野。

(图 郭娟老师做《揭开催眠的神秘面纱 ——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催眠》主题讲座)

(图 关丽丽老师做《利与义如何取舍?负性新闻对公平决策的影响》主题讲座)

(图 逯畅老师做《“疲劳”的秘密 ——遗传环境交互视角下的全面解码》主题讲座)

(图 刘一老师做《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he neural substrates of mentalizing》主题讲座)

(图 巨兴达老师做《个体异常发展早期风险因素的作用、成因与应对》主题讲座)

(图 吴晓靓老师做《成长心态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主题讲座)

(图 胡艳梅老师做《“自己人滤镜” ——社会工作记忆的群际差异》主题讲座)
【心聚夏夜·共筑友谊桥梁】
14日晚,营员们参加了由心理学院研究生组织的具有心理学学科特点的消夏团辅活动,营员们互相积极配合,加深了解,结交新友,畅谈未来,共同度过了令人难忘的夜晚。


(图 全体营员积极参与团辅活动)
【思维碰撞·展现学术风采】
15日,营员们进行分组学术汇报及研讨交流。营员们精心准备,展示了自己的学术思考与研究成果。各组专业教师认真聆听,面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与交流,为营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指导。



(图 营员进行学术汇报)
【探秘科研·走进专业平台】
在王佳莹老师的带领下,营员们参观了学院的心理学实验室,实验室可用于行为、眼动、脑电和近红外、儿童观察实验、人机交互等研究,设备先进、功能完备。


(图 王佳莹老师带领营员参观实验室)
【薪火相传·畅谈研途经验】
实验室参观后,学院在读研究生代表分享了他们的学习、科研与生活经验。营员们就关心的问题与学长学姐们进行了热烈交流。


(图 在读研究生分享读研经验)
【满载而归·结营启新程】
7月15日下午4点,结营仪式如期举行。王海英副院长对本次夏令营进行了全面总结,高度评价了营员们的优秀表现,并为大家发放了结营证书。至此,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25年优秀本科生学术夏令营圆满落幕。

(图 王海英副院长做结营总结)
短暂的相聚,深刻的印记。在本次夏令营活动中,营员们充分感受到了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人文关怀,许多同学表达了未来报考我院继续深造的强烈意愿。心理学院也期待与各位优秀学子再相聚!东师心理,一直有你!

(图 全体营员合照)
初审:吴北丹
复审:王海英
终审:杨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