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前沿研究系列讲座”2025年第十三讲以线上形式顺利举行。应姜英杰教授邀请,国际认知神经科学领域记忆与老化研究的领军学者、剑桥大学认知神经科学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Rik Henson教授,作了题为《Revisiting neuropsychological and neuroimaging dissociations of Hippocampus & Perirhinal cortex in Recollection & Familiarity》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姜英杰教授主持,学院师生踊跃参加,共同感受国际前沿学术魅力。

本次讲座中,Henson教授围绕记忆研究中长期存在的核心理论争议——“双过程模型”(回忆与熟悉感)与“单过程模型”(记忆强度连续体)展开了深入探讨。他系统介绍了通过颅内脑电记录与脑损伤患者研究获得的关键证据,指出海马体在回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鼻周皮层则与熟悉感密切相关。Henson教授不仅总结了支持“双过程模型”的神经科学与神经心理学实验证据,还着重强调了在研究中进行严谨方法论考量与数据分析的重要性,特别是如何利用状态轨迹分析等方法,审慎地从脑成像数据中推断潜在心理过程的分离。他的报告逻辑严密、层层递进,为理解记忆的认知神经机制提供了深刻的理论视角与重要的方法论启示。在讲座的互动环节,与会师生围绕脑损伤与记忆过程的关联、不同脑区体积与记忆表现的关系、状态轨迹分析的应用前景等问题,与Henson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参会师生均表示深受启发。

“心理学前沿研究系列讲座” 旨在为开拓学院师生的学术视野、了解前沿动态、促进学术交流、激发研究热情,将继续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就心理学前沿问题开展系列讲座。
初审:毕超
复审:姜英杰
终审:杨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