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院立足学科特色,打造了一系列品牌活动,主要包括“5·25”心理健康文化节、校园心理剧大赛、教师技能大赛、科研实践活动、“心源”校友论坛、读书分享活动以及风信子心理服务社团公益心理服务系列活动等,全方位助力学生专业成长与综合素质提升。
一、525心理健康文化节系列活动
每年5月25日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5·25”谐音“我爱我”,旨在提醒大学生关注自我、接纳自我、珍视心灵健康,促进心理素质提升,从而更好地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结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心理学院每年在心理文化周期间,以年级为单位承办多项主题活动。通过摆台宣传、微信推送、海报展示等方式进行前期宣传,陆续推出艺术疗愈、烦恼抛掷站、心域漫游等特色活动。这些活动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推动了心理健康理念的传播。


“悦享阳光,筑梦未来”525游园活动现场
二、校园心理剧大赛
校园心理剧大赛是由心理学院下属社团——心理协会承办的校级品牌赛事,迄今已成功举办九届。该赛事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心理现象,通过话剧形式进行演绎与反思,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呈现心理困扰及其应对策略,提升广大同学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与理解。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号召,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心理学院曾举办“珍爱生命,科学防治艾滋”主题心理剧活动,获得师生广泛好评,并荣获“十佳团日活动”称号。此外,在以“新时代·心智慧·心梦想”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心理情景剧大赛中,我院推荐作品《对手机依赖SAY BYE BYE》荣获佳绩,展现了我校学生积极乐观、追求成长的良好精神风貌。

《吾爱》主题团日活动现场及海报

《对手机依赖SAY BYE BYE》剧照
三、教师技能大赛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本科生教学能力,心理学院构建了“教师技能培训营+教师技能大赛”一体化培养模式,实现以训促赛、以赛育人。培训营聚焦“三字一话”与模拟课堂两大核心模块,帮助学生夯实教学基本功;每年定期举办的教师技能大赛则重点考察学生的教学设计、课堂互动能力与师德师风,营造“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深化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助力培养兼具心理学专业素养与教学实践能力的未来心理健康教育人才。


教师技能培训

教师技能大赛现场
四、科研实践活动
为提升本科生科研素养,落实“双维度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心理学院实施“本科生科研导师制”,重点面向大二学生,匹配科研导师,开展为期一年的科研项目培育。
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学生科研成果丰硕。自2020年以来,学院定期组织科研立项宣讲会、中期评审、结题答辩等环节,累计成功申报“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17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7项。学生积极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论坛、“厚粲杯”全国大学生心理与认知智能测评挑战赛等重要赛事,屡创佳绩。

心理学院2024年度本科生科研立项宣讲会海报
在2025年度全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论坛中,2022级本科生刘馨茹荣获心理学产品设计赛道二等奖。在首届“厚粲杯”大赛中,我院共38支队伍参赛,其中16支晋级分区赛,4支晋级全国总决赛。2022级基地班张晋硕同学带领的“厚蛋烧团队”凭借项目“基于多阶段机器学习与Boruta特征选择的PHQ-9量表简化与测评系统”斩获全国总决赛特等奖,并受邀在闭幕式及成果报告会上作分享汇报。
五、“心源”校友论坛
为帮助学生拓宽专业视野、增强科研能力、提升职业素养,激发学生的就业创业热情,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积极汇聚和整合校友资源,准备充分发挥广大校友在学校办学中的积极作用,开启了2025年度“心源”优秀校友论坛。本次分享会有效帮助同学们深化了对跨文化学习与研究的理解,有效拓展了国际视野。同时老师也以其前瞻性的洞见和务实的建议,为同学们未来的留学升学规划提供了宝贵参考和切实建议。自2018年启动“心源”校友论坛系列讲座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27期,同学们从中受益匪浅。今后,心理学院将继续邀请优秀校友为大家分享经验!

“心源”校友论坛(二十七)——超越文化学习边界 聂尤彦
六、读书分享活动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分享活动以研读心理学经典著作为核心,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语言表达能力,探索人文素养培育新路径。心理学院团委学生联合会自2019年1月起持续举办该活动,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所选书目涵盖院长推荐的30本名著,如《自卑与超越》《童年的秘密》《爱的艺术》《路西法效应》等。活动形式多样,包括舞台剧、辩论、音视频展示等,累计分享名著20余部,参与超过300人次。

心理学名著

盖院长致辞

活动合影
七、“关注精神卫生,践行品格优势”世界精神卫生日系列活动
2019年10月10日,心理学院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号召,举办世界精神卫生日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精神卫生,塑造积极心态,以实际行动告白祖国。该系列活动于每年9–11月持续开展,内容包括品格优势测评、团体心理辅导、正念瑜伽干预、寝室文化节等。

品格优势测评 团体心理辅导

活动报道
2020年10月10日,由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长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我校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心理学院与长春市第六医院共同承办的“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暨吉林省健康中国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推进活动在校图书馆启动。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等12个相关部门负责人、校院领导、师生及医护人员共计110余人参与。


活动现场
活动当天,心理学院本科生还面向全校大学生开展了“品格优势”现场测量主题活动。活动通过“品格优势”量表帮助学生更好地挖掘自身的品格优势,现场还安排了专业学生对测评结果进行解读。

活动现场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精神卫生与心理健康的关注,心理学院于2023年10月10日首次举办心理运动会,并于2025年同期成功举办第二届。该活动创新性地将心理素质测评与体育竞技相结合,兼具趣味性与对抗性,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培育积极心态,实现全面发展。


首届心理运动会活动现场


第二届心理运动会活动现场
八、风信子心理服务社团公益心理服务系列活动
风信子社会心理服务社团凭借其在公益心理服务领域的突出表现,斩获多项荣誉:在吉林省高校共青团“活力社团”风采展示活动中荣获公益类社团二等奖,同时还获得长春市“高校文明杯”竞赛优秀学生社团称号。这些荣誉是对社团长期深耕心理公益服务的肯定,而社团的公益活动也始终以专业为基石,为社会心理服务贡献力量。


荣誉证书
东北师范大学风信子心理服务社团在长春市第五实验幼儿园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关注学龄前儿童注意力,助力孩子茁壮成长”的讲座。
此次讲座有效填补了基层儿童专注力教育的专业信息缺口,有助于风信子社团以更多元的形式开展心理公益服务活动,让心理学研究成果真正惠及更多家庭与儿童,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