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English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通知公告 正文

【学生通知】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19年研究生“脑电技术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学术论坛通知

作者:时间:2019-06-06点击数:

国内各高校心理学院博硕士研究生:

我们诚挚地邀请对脑科学感兴趣的研究生参加2019年7月5-7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举行的研究生“脑电技术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主题学术论坛。

认识脑是心理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领域中的重要课题。脑电技术是最前沿的脑科学研究手段之一,是脑科学发展的巨大动力。ERP具有高的时间分辨率,因其操作简单,经济投入相对较低,具有可实施性强的优势,是研究生们从事脑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近年来EEG的频域分析和SSVEP等技术也迅速发展,帮助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大脑的工作原理和特征。

本次论坛将为热爱脑科学研究同时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德才兼备的在读研究生提供机遇,搭建平台,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鼓励学术创新。

一、论坛主题:脑电技术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主题1 脑电技术在认知控制研究中的应用

主题2 注意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主题3 EEG/ERP信号分析与特征提取

主题4 脑电网络在认知科学中的应用研究

主题5 ERP技术在学龄儿童视觉注意研究中的应用

二、论坛主讲嘉宾

(根据姓氏首字母排序)

陈安涛 西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及会议评审专家。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当前研究兴趣为注意和认知控制。在Psychological Scienc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

傅世敏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教授,脑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曾在中国科大北京认知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英国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美国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心理系、George Mason University心理系、清华大学心理系等教学和科研机构工作。在选择性注意和面孔加工的神经机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国际水平的研究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多项。现任中科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普心和实验心理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脑电技术专委会委员、《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进展》编委。

理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利用电生理和神经影像技术,研究疼痛信息处理的脑神经机制,探索客观准确的疼痛评估方法,开发基于心理物理法的镇痛策略。近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世界疼痛研究学会国际合作基金等多个研究项目。在Trends in Neurosciences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NeurosciencePAIN等权威期刊发表80了多篇学术论文。

艳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和成年人视知觉,学习、注意等神经机制,同时探究视知觉和注意能力同儿童高级认知过程(语言、数学能力的关系)。所利用的方法主要是脑电技术(EEG/ ERP),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技术 (fNIRS)等。曾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Biological Psychiatry, NeuroImage, Human Brain Mapping, Developmental ScienceVision Research等期刊上发表40多篇高水平英文SCI文章,获得“励耘青年教师”,“京师英才”等多项奖励。

鹏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一直专注于电生理的时-空信息挖掘问题,在包括Cerebral Cortex, Neuroimage, IEEE TBME, IEEE TNSRE以及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等本领域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被包括Nature子刊、Science子刊、Physiological ReviewNeuronIEEE汇刊等权威期刊SCI引用1000余次,申请获批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批软件著作权6项,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排名4)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医学神经工程分会委员,期刊Scientific Reports编委,IEEE ACCESS编辑。

三、会议时间与地点

会议时间:201975-7

会议地点:中国·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本部校区,人民大街自由大路

报到时间:20197512:00-17:00

报到地点:长春南关区人民大街4966汉庭酒店(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店)

日程安排详见附件1

四、报名及论文提交方式

(一)报名人员要求

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校内、校外各30人),在623日前提交论文摘要,择优录取,我们将于626日进行统一邮件回复,并在心理学院网站公布拟入选名单。

(二)报名材料

1. 研究生学术论坛申请表(附件2);

2. 身份证和学生证电子版;

3. 千字以上论文摘要,中英文均可。注:①投摘要的同学有机会在硕博论坛环节中进行报告,专家给予点评,并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荣誉证书;②如不能提交摘要,也可报名参加学术论坛,专家讲座和硕博论坛环节的讨论可正常参与,但无法参与硕博论坛环节的报告。

所有申请材料按顺序扫描为一个PDF格式文件,并命名为:博士/硕士+姓名+就读院校名称+专业+文章名zhangxl556@nenu.edu.cn申请截止时间为20196232400,逾期不再受理。

拟入选名单将于626日发邮件告知并在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网站发布。入选者需填写暑期学校回执单并于公布拟入选名单后3日内(2917:00前)将回执单扫描件(PDF格式)发至zhangxl556@nenu.edu.cn,逾期未确认视为放弃资格。

(三)论文提交范围

1. 认知神经科学;

2. 教育心理学;

3. 发展心理学。

五、会议费用

1. 会务费、餐饮费、住宿费全免。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将为参会人员免费提供会议期间在校食宿,(注:非本校学生同时学校或家庭所在地是长春的参会人员不安排住宿,安排用餐,本校学生不安排食宿);

2. 往返交通费自理,请提前自行预订往返车票(机票)。

3. 保险: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将安排为外校人员购买保险。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秀玲

联系邮箱:zhangxl556@nenu.edu.cn

电话:0431-85098356

七、主办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协办单位: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委会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20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