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各高校心理学院博硕士研究生:
随着中国“脑计划”的开展,“一体两翼”的部署开始实施,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加入到脑科学的研究中来。为了优化脑科学研究的新生潜在力量,进一步拓宽未来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视野、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2018年7月22-24日在吉林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举行的研究生“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主题学术论坛。本次论坛旨在为热爱脑科学研究、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德才兼备的在读研究生提供机遇,搭建平台,促进研究生学术交流,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鼓励学术创新。
一、论坛主题: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
主题1:内隐学习的fMRI研究
主题2:多重参照系的并行加工机制
主题3:儿童青少年语言学习与脑发育
主题4:强化学习和价值决策
主题5:奖赏学习的认知机制与神经基础
主题6:教与学的情绪调节神经机制
主题7:汉语亚词汇语义加工的认知与神经基础
主题8:替代性经验的习得与神经营销
二、论坛主讲嘉宾
郭秀艳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脑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骨干,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杂志编委。
刘 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百人计划”学者,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委会副主任,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SFN), Cognitive Neuroscience Society (CNS)杂志编委。
陶 沙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儿童青少年脑智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脑与教育分会常务理事,Reading and Writing杂志编委。
李 健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员,兼任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Cognitive, Affective &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NeuroImage,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NeuroComputing,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Proceedings of National Science, The Anatomical Record, Neural Computation, PLoS ONE杂志的审稿人。
姜英杰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心理学会普通与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吉林省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主任、吉林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王丽娟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东师学者特聘教授,吉林省心理学会理事,吉林省心理学会普通与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吴 岩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眼动心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
刘 一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NeuroImage杂志的审稿人。
三、会议时间与地点
会议时间:2018年7月22日-24日
会议地点:中国·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本部校区)
报到时间:2018年7月22日12:00-19:00
报到地点:东北师范大学留学生公寓(东北师范大学东北门附近,临近自由大路)
会议日程:
四、报名及论文提交方式
(一)报名人员要求
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校内、校外各30人)且能在指定时间内提交论文摘要。校内人员报名参与可按1学分计入在校期间总学分。
(二)报名材料
1.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信息登记表(附件1);
2.研究生学术论坛申请人个人陈述(附件2);
3.身份证和学生证;
4.千字以上论文摘要,中英文均可,会务组根据提交论文摘要择优录用。注: ①摘要不局限于使用认知神经科学手段(fMIR\ERP\眼动等)进行的研究,也可以是相关的行为学研究;②投摘要的同学可以在硕博论坛环节中进行发表,专家给予点评,并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荣誉证书;③如不能提交摘要,也可报名参加学术论坛,专家讲座和硕博论坛环节的讨论可正常参与,但无法参与硕博论坛环节的发表。
所有申请材料按顺序扫描为一个PDF格式文件,并命名为:“博士/硕士+姓名+就读院校名称+专业+文章名”,发至xinyuanz1812@sina.com。申请截止日期为2018年7月13日,逾期不再受理。
拟入选名单将在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网站发布。入选者需填写暑期学校回执单并于公布拟入选名单后3日内将回执单扫描件(PDF格式)发至xinyuanz1812@sina.com,逾期未确认视为放弃资格。
(三)论文提交范围
1.认知神经科学;
2.教育心理学;
3.发展心理学。
五、会议费用
1.食宿: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将为参会人员免费提供会议期间在校食宿,学校或家庭所在地是长春的参会人员不安排住宿(注:东北师范大学校内学生安排住宿,不安排用餐);
2.交通: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承担参会人员往返路费(仅报销高校或家庭所在地区至长春火车硬座、高铁动车二等座、硬卧、汽车票。如购其他票种,报销时按照硬座、二等座、硬卧三类票种的价格折算),请自行预定往返车票。需票证合一,凭车票报销。家庭所在地是长春及长春本地院校学生不予报销交通费。
3.保险: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将安排为外校人员购买保险。由于保险需提前购买,请参会人员尽早报名。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馨元
联系邮箱:xinyuanz1812@sina.com
电话:18143095112
QQ群:807212385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2018年07月0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