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全国高校心理学专业优秀本科生交流,优化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为热爱科学研究、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的2026届毕业生继续深造和发展搭建平台,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于2025年7月13日至15日举办2025年全国优秀本科生夏令营活动。
一、学院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于2017年6月正式独立设置。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教育系心理学教研室,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陈元晖、杨清、郭占基等前辈为我校心理学专业的早期建设和稳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70余年的发展,昔日的心理学教研室现在已成长为拥有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独立建制学院,拥有一支结构优良、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8人,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富有社会责任感、富有教育使命感和创造力的卓越教师和科研人才。建院以来,学院科研水平快速提升,教师承担数十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上百篇。心理学院拥有国内一流的心理学科学研究条件,目前主要包括近红外实验室、ERP实验室、经颅磁刺激(TMS)实验室、眼动实验室、生物反馈实验室、视听觉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儿童行为观察室等。同时,我院与省内外多所院校和心理学相关单位开展了长期的合作,为心理学院师生提供了教学实践和科研的沃土。心理学院面向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教育需求,搭建形成教学—科研相融合,以研促教,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平台。
二、招生人数
本次夏令营活动预计招收营员50人。
三、申请条件
1. 品德良好,身心健康,无任何违纪及学术不端行为记录。
2. 有意向保送或报考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全国高校相关专业2022级优秀本科在校生(即2026届本科毕业生)。
3. 外语水平良好(至少达到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水平)。
四、申请材料
1. 个人信息表(附件1);
2. 夏令营申请表(附件2);
3. 申请人个人陈述(附件3);
4. 身份证和学生证(扫描件);
5. 本科成绩单(需教务部门盖章);
6. 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四、六级成绩单或TOEFL/IELTS/TOEIC/GRE/GMAT成绩等;
7. 科研获奖证书(校级及以上,如无可不提交);
8. 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省级及以上,如无可不提交)。
五、申请程序及资格确定
1. 6月2日8时至6月16日17时前,考生登录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服务系统“夏令营(预推免)登录”模块(网址:https://yz.nenu.edu.cn/ybm,先注册再登录)填报信息并上传材料。其中,系统中的“其他材料”模块须上传:申请材料1-4,按顺序生成一个PDF格式文件,文件命名为:“姓名+就读院校名称+本科专业”。
2. 夏令营组委会将依据申请材料择优选择,拟入选名单将于2025年6月23日在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网站公布(http://psy.nenu.edu.cn/),公示时间三天,并通过报名时的个人联系方式通知本人。被入选的营员应在入选名单公布之日内确认是否参加,逾期未确认视为主动放弃。未被接收为营员者,不另行通知。
3. 入选者在报到前需准备一篇研究报告或综述文章(含PPT),在营员学术交流环节进行展示(时长不超过10分钟)。
六、活动安排
本次夏令营所有活动均线下举行,活动安排如下:
时间 | 活动内容 |
7月13日星期日 | 下午 | 注册报到 |
7月14日星期一 | 上午 | 开营仪式、专业方向介绍 |
7月14日星期一 | 下午 | 心理学学科前沿系列讲座 |
7月15日星期二 | 上午 | 优秀研究生经验分享座谈 |
7月15日星期二 | 下午 | 营员学术汇报及学术研讨会 |
注:以上安排供参考,以实际为准。
七、食宿和交通
1. 食宿费:学院免费提供夏令营活动期间的住宿及餐饮(家或学校位于长春本市的不安排住宿,仅提供餐饮)
2. 交通费:营员自理。
八、优秀营员选拔
夏令营期间营员需全程参与活动,表现优秀者将由学院颁发“优秀营员”证书。凡获得优秀营员者,如在今年9月取得本科院校推荐资格并报名我院推免复试、推免志愿专业与我院颁发优秀营员证书专业一致,且符合当年国家和我校推免接收政策及条件,则无需再次复试。学院将为推免生优先开展师生互选。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吴老师
联系电话:19990508978
联系邮箱:wubd@nenu.edu.cn
通讯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大街5268号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学院网站:http://psy.nenu.edu.cn/
附:“东师研招”服务号二维码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2025年5月13日
附件1:个人信息表
附件2:夏令营申请表
附件3:申请人个人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