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English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正文

“心理学前沿研究系列讲座”2025年第十一、十二讲成功举办

作者:时间:2025-09-28点击数:

9月22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前沿研究系列讲座”2025年第十一、十二讲在心理学院教室顺利举行。应张秀玲副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博士生导师蒋毅研究员作了题为《社会信息的意识与无意识加工》的专题报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陈雪峰研究员作了题为《社会心理服务和危机干预:社会治理中的心理机制及策略探索》的专题报告。讲座分别由张秀玲老师和吴晓靓老师主持,学院师生踊跃参加。

蒋毅研究员的报告围绕生物社会信息的加工特异性、社会性注意的机制和社会互动信息的知觉表征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展开。在报告中研究员介绍了所在实验室开展的非常有价值同时非常新奇的一系列研究,除了以宇航员、双生子、自闭症、低龄儿童为对象的研究,还有小鸡的研究,斑马鱼的研究,这些研究设计巧妙,逻辑缜密,研究员的讲解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对于同学们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体验。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围绕社会信息的无意识视觉加工、面孔信息加工的神经机制等前沿问题与研究员进行了深入探讨,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陈雪峰研究员从当前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对社会治理构成挑战的现实背景切入,深刻阐释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的“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的国家需求。报告系统介绍了社会治理对社会心理服务和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践需求,并结合其团队在非典、汶川地震、新冠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多项应急心理研究成果,提出应致力于建设精细化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陈雪峰研究员呼吁,学界应建立应急心理服务体系,开展应急管理心理学研究,并坚持应用导向、加强实证研究、重视理论创新,为形成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学科体系贡献力量。

讲座后师生们聚焦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危机干预的实践策略等现实议题与陈雪峰研究员进行了交流。讲座为同学们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开展工作提供了纲领性思路,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心理学前沿研究系列讲座”旨在为开拓学院师生的学术视野、了解前沿动态、促进学术交流、激发研究热情,将继续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就心理学前沿问题开展系列讲座。

初审:张秀玲

复审:姜英杰

终审:杨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