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1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将举行“奖赏与认知”高端论坛及硕博沙龙(硕博沙龙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奖赏与认知研究领域)。诚挚邀请对此次学术活动感兴趣的全国心理学领域教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加。
奖赏对人类认知有重要影响,是当前认知心理学以及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们采用行为、眼动、脑成像等多种技术手段,从多角度探讨人类与奖赏相关的各种认知过程的规律、及其认知与脑神经机制。这一领域的研究发现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认知灵活性、适应性,从而科学的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
本次论坛及沙龙将为热爱相关领域研究同时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的在读研究生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有助于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学术创新。
本次学术活动内容如下:
一、“奖赏与认知”高端论坛(2019年11月11日上午)
与会嘉宾将围绕“奖赏与认知”这一主题,介绍最新的研究发现和前沿问题。
主讲嘉宾
周晓林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师范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研究院院长,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任国内外多家学术刊物副主编或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认知、注意选择与执行控制、决策与神经经济学、社会认知与实验社会心理学。曾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北京市师德标兵、全国优博指导教师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奖项;2015、2016、2017, 2018年度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心理学榜单。
陈安涛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朱智贤心理学奖获得者。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及会议评审专家。研究兴趣为注意和认知控制。运用行为和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在认知、情绪和社会等层面探讨冲突的产生、解决和适应等问题。在Psychological Scienc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Neuroimage, Emotion,《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和《心理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主持了八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刘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认知控制和注意的神经网络、动机/情感控制和奖赏回路,以及认知/情绪控制障碍和药物成瘾。在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Biological Psychiatry,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Brain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获得美国NARSAD青年科学家奖(Young Investigator Award),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百人计划”。
李健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类与奖赏信息相关的学习和对应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科技部项目。获“格鲁博国际神经生物学研究奖”、“杰出青年学者奖”等多项奖励。任Cognitive, Affective &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NeuroImage,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NeuroComputing,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Proceedings of National Science, The Anatomical Record, Neural Computation等杂志的审稿人。
李晟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长聘副教授,北京大学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认知神经科学方向的研究,包括视觉知觉、决策、与学习的神经机制,功能性脑成像方法与建模。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包括 Neuron,Journal of Neuroscience,Cerebral Cortex,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等权威杂志。其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教育部等多个项目支持。入选“北京大学优秀青年人才”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任BMC Neuroscience期刊编委会成员。
魏萍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首批青年北京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视觉搜索与选择性注意的认知和神经机制,以及人类动机与注意的交互作用。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入选“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北京市属高校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等项目。在NeuroImage,Human Brain Mapping,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等高水平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研究成果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二、硕博沙龙(2019年11月11日下午)
研究生报告研究成果或研究设计,与会专家进行点评与指导,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颁发荣誉证书。沙龙接收的研究领域包含但不限于“奖赏与认知”方向,其他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方向研究均可投稿。
如不能提交报告材料,也可报名参加高端论坛。专家讲座和硕博沙龙环节的讨论可正常参与,但无法参与硕博沙龙环节的报告。
三、会议时间与地点
会议时间:2019年11月11日全天
会议地点:中国·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本部校区,人民大街5268号)
报到时间:2019年11月10日12:00-17:00
报到地点:东北师范大学师训大楼一楼大厅
四、报名及论文提交方式
(一)报名人员要求
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在11月2日前扫描微信二维码报名参会,并填写基本信息。如参加硕博沙龙报告,需同时提交研究成果摘要或研究设计。我们将择优录取,并于11月5日在心理学院网站公布拟入选名单。
(二)报名材料
1. 参与学术论坛和硕博沙龙的同学均需提供身份证和学生证电子版;
2. 参与硕博沙龙的同学还需提交千字以上论文摘要或研究设计,中英文均可。
所有申请材料按顺序扫描为一个PDF格式文件,并命名为:“博士/硕士+姓名+就读院校名称+专业+文章名”,发送至dsxlrcc2019@163.com。申请截止时间为2019年11月2日24:00,逾期不再受理。
五、会议费用
1. 会务费全免。
2. 餐费和往返交通费自理,请提前自行预订往返车票(机票)。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胡艳梅、葛力
联系邮箱:huym653@nenu.edu.cn
电话:13604433024、0431-85099535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2019年10月23日